心理治疗整合的主要焦点是行为治疗和心理分析治疗的整合,经多方尝试和努力,目前这两个阵营趋于联姻。行为治疗家把认知心理学的语言、理论、技术融合到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中,心理分析学家也接受了学习理论,环境因素的致病作用和行为主义学派的语言。认知行为治疗是心理治疗整合的典范,Beck,Ellis,Meichembaum既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也不完全接受心理动力学的观点,特别注意人的思想和理念,认识到人的外在表现实际上是深层认知结构的反映。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与过去的经历有关,Safran和同事把这种认知结构区分按层次排列的外周结构和核心结构,其中核心结构类似于心理动力学模式中的基本动力学,他们用功能分析,领悟和理解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在实践中,认知行为治疗家通过辨论、教育、摆事实和实践检验等技术,产生矫正性情绪体验,而不探查患者内在生活的动力学。在理论整合方面,有人试图寻找一种综合的理论,用更熟悉和合理的概念来解释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心理治疗生效的机制,指导临床实践。另一个整合趋势是行为治疗家对人格障碍的关注,与早期行为治疗形成明显对比,早期行为治疗根本不承认人格结构,也无意处理人格障碍问题。现在他们认为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障碍治疗的成败,人格障碍本身也是需要干预的目标之一。

整合虽然是一种发展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在不了解各种治疗生效的特异因素之前,盲目地整合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正象年轻医生喜欢开大处方一样,因为对疾病的诊断没有把握,对药物的作用不甚了解。各种整合疗法的发展,随之而来是大量新名词涌现,使治疗家或研究者之间发生交流障碍,治疗方法也无法推广。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疗效评价的客观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各种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同,疗效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例如行为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或行为模式的改变,所以只要症状改善就认为治疗有效,而精神分析则认为症状改善是表面的,暂时的,不能认为治疗有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态度或人格的治疗才是有效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疗效评价研究出现一些矛盾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近年来,在疗效评价中出现一种倾向: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评价治疗效果时必须采用多种客观的、可靠的、有效的评估工具,评价多方面功能的改变,包括外显的症状、情绪和行为。内在的认知模式、自我强度、人格特征和总体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这就是所谓“疗效评估的客观化”趋势。由于对疗效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所以疗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结果更一致、更令人信服。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